20150528孩子不進教室怎麼辦
復健療育是一條不輕鬆的道路
往往孩子還沒到,淒厲的哭聲就先到了
這樣的情境在孩子復健初期幾乎每次上演
常跟家長說,熬過這個階段,後面孩子就適應了
舊往的經驗中,常常不是孩子熬不過來,而是家長熬不過
遇到這樣的現象,我常會跟家長說,您一定要跟治療師溝通討論策略
有時我會在孩子到治療室時,假裝離開,讓孩子看到我離開或是不見了
然後我再假裝很忙的搬一些玩具進教室又離開,再搬教具進教室又離開
每次拿的玩具一次比一次更靠近孩子,甚至是把玩具放在孩子身上就走了
不急著復健,主要的目的是讓孩子感到疑惑、怎麼跟往常不一樣、探索好奇的態度達到轉移的效果
這時我會在旁邊自己玩玩具,玩的很快樂,然後不小心讓玩具跑到孩子身上……
藉由不小心的行徑讓復健重新啟動……..
有時孩子在門口哭鬧不進教室的時候,我會假裝拿一個積木或玩具給他
請他幫我一個忙,幫我把玩具收進教室該放的位置上
一開始孩子可能不願意,那我就會把收納的容器往孩子位置靠近一些
告訴孩子我們今天不上課了啦,今天你就幫我收東西就好了
就這樣慢慢、慢慢把孩子騙進教室來……..
有時孩子連來都不想來,更不用說進教室上課啦
那就要請孩子來請假
我會跟家長說,遇到這樣的狀況,請孩子自己來跟我說
我就會假裝坐在教室的椅子上等孩子
孩子一來就會在門口說,他要請假
我會假裝聽不到,請他進來一點,就這樣進來一點,再進來一點
慢慢的就坐在我的旁邊跟我說要請假……..
這時我會跟孩子說先幫我拿東西,就這樣不知不覺上課啦…….
有時是孩子一進教室就說,我下次不來了,我以後都不要來了
這時我會很認真地看著孩子說
”那我去你家….””我們今天不要上課了,走,我們去你家吧,現在就去…..”
經過一番討論後,最後會問孩子”是你要來,還是我去你家”
通常的結果是,"我要來上課!!!
有時是孩子在家就不要出門,若有這樣的經驗
我通常會在前一次上課,一定會做一件事,就是在前一次下課前我會給孩子一個約定
"你今天怎麼這麼棒,我給你一個印章,下次我好~~想再看到你拿到印章”
就會請家長回到家後,跟孩子討論印章的事
讓孩子感受到成就感,然後再告訴孩子"媽媽好想看到你更多的印章"
經過一陣子的吹捧之後,孩子想來的動機就會提升了不少
有時是到了路上,孩子突然吵的不來了
這時我會跟家長說,你可以準備一個物品,可能是吃的,也可以是玩具
請孩子幫您拿去給治療師
孩子可能不願意,您就跟孩子說"我們一起去,老師一定沒吃過,或是老師一定不會玩這玩具,我們去炫耀給他看……”
有太多的作法可以讓孩子逐漸走進治療室
家長可以做的事是
1. 回到家後,家長怎麼讓孩子重新感受到今天在治療室中的成就感,讓孩子不定時的就被讚美肯定一下,讓孩子覺得來復健是很棒的一件事,甚至我會請家長把孩子上課的表現拍照或錄影給孩子看,讓孩子更確定自己的作為
2. 治療下課後,不要急著離開治療單位,而是讓孩子在治療單位的環境中玩一下玩具、或是吃個零食、或是看一下繪本,讓您有跟孩子談判的籌碼,當下一次要來上治療課時,您可以跟孩子討論說,我們再去看看有沒有新的玩具、繪本
3. 一定要密切的跟治療師討論,讓治療師知道在家中或是來治療途中發生的抗拒行為,治療師會與您一起擬定策略來協助孩子
這條路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過程
所以也不要讓孩子自己去承擔,而是大家一起協助孩子